魯迅雜文選集

點閱:1

作者:魯迅原著;張秀楓編選;麥綏萊勒木刻插圖

出版年:2011

出版社:新潮社

出版地:新北市

集叢名:當代文庫:3 名家解讀

格式:PDF,JPG

ISBN:9789861677774

分類:中文現代文學  

書籍難度(SR):876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SR值是什麼?
馬上看!不用等預約。
借閱說明

在魯迅的創作生涯傾注了大部分的精力進行雜文創作,為我們留下了六百多篇、凡百餘萬字的珍貴遺產。在中國的思想史和文學史上樹起了一座罕見的豐碑。本書精選了魯迅各個時期有代表性的雜文八十餘篇。按順序分別選自《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集外集拾遺》和《集外集拾遺補編》。
 
為了幫助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更加了解魯迅作品,我們在每篇雜文後邊附上了簡短的名家解讀。這些解讀一般不作全面的分析,而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挖掘,限於篇幅,大多也是「點到為止」。每則解讀均標有出處,讀者如有興趣,可找原文研讀。
 
正文前,我們收集了各個歷史時期諸多名家對魯迅雜文的總體評論,以其與各篇「發微」式的解讀互相映照,形成一個總體印象。這些評論也只截取了原文的某一個片斷。除了從宏觀上,從思想性和藝術性等方面全面地認識魯迅雜文的成就外,對於魯迅的單本雜文集,我們也選了一些評論文章的片斷,以期讀者對魯迅某個時期雜文的獨特性與雜文整體的豐富性,獲得較多的瞭解和理解。
 
魯迅先生一生酷愛美術,尤重版畫。對於優秀的外國版畫藝術,他殫精竭慮地介紹和傳播。對生於比利時而蜚聲全世界的麥綏萊勒更是推崇有加—孤獨、彷徨和批判、反抗的形象和主題、氣氛,是這位藝術大師的追求和風格。早在20世紀20年代,魯迅即購得了麥氏在德國出版的幾本畫冊,1933年擇其精華交由上海良友圖書公司出版;同時約請葉靈鳳、郁達夫和趙家璧,分別為麥氏的其他畫冊作序做系列出版。本書選取了麥綏萊勒的79幅木刻作品,作為插頁附在魯迅雜文精華之中。文、圖之間從表層來看並沒有什麼聯繫,但讀者在閱讀和學習魯迅雜文的同時,領略和欣賞曾被魯迅盛讚為「手腕極好」的麥氏藝術珍品,相信會獲得相當的聯想、感悟、啟迪和藝術享受。
 
本書收錄的魯迅先生的作品,以1938年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上海復社出版的《魯迅全集》為底本,其他版本酌情參考之。
 
本書付梓出版時,我們謹向解讀魯迅雜文的名家和作者以及版畫藝術大師麥綏萊勒先生,致以誠摯的謝意和敬意。

魯迅,(1881.9.25 ~ 1936.10.19)
 
原名周樟壽(1898年改為周樹人),筆名魯迅,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20世紀重要作家,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支持者。中國評價為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的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 名家論魯迅雜文
  • 我之節烈觀
  •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 娜拉走後怎樣──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在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文藝會講
  • 未有天才之前──一九二四年一月十七日 在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友會講
  • 論雷峰塔的倒掉
  • 論照相之類
  •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 看鏡有感
  • 春末閒談
  • 燈下漫筆
  • 論「他媽的!」
  • 論睜了眼看
  •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 隨感錄三十八
  • 隨感錄四十八
  • 隨感錄五十九 「聖武」
  • 隨感錄六十四 有無相通
  • 犧牲謨──「鬼畫符」失敬失敬章第十三
  • 戰士和蒼蠅
  • 夏三蟲
  • 導師
  • 忽然想到(十)
  • 十四年的「讀經」
  • 我觀北大
  • 談皇帝
  • 可慘與可笑
  • 空談
  • 馬上支日記
  • 略論中國人的臉
  • 讀書雜談──七月十六日在廣州知用中學講
  • 小雜感
  • 文學和出汗
  • 無聲的中國──二月十六日在香港青年會講
  • 流氓的變遷
  • 習慣與改革
  •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的血
  • 宣傳與做戲
  • 「友邦驚詫」論
  • 答中學生雜誌社問
  • 電的利弊
  • 從諷刺到幽默
  • 出賣靈魂的秘訣
  • 現代史
  • 推背圖
  • 文章與題目
  • 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鬥──致《文學月報》編輯的一封信
  • 我怎麼做起小說來?
  • 談金聖歎
  • 經驗
  • 諺語
  • 上海的少女
  • 小品文的危機
  • 世故三昧
  • 謠言世家
  • 作文祕訣
  • 搗鬼心傳
  • 二丑藝術
  • 「抄靶子」
  • 「吃白相飯」
  • 「揩油」
  • 幫閒法發隱
  • 由聾而啞
  • 男人的進化
  • 看變戲法
  • 青年與老子
  • 北人與南人
  • 朋友
  • 偶感
  • 論秦理齋夫人事
  • 罵殺與捧殺
  • 連環圖畫瑣談
  • 拿來主義
  •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 說「面子」
  • 「京派」和「海派」
  • 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
  • 論「人言可畏」
  • 再論「文人相輕」
  • 文壇三戶
  • 從幫忙到扯淡
  • 名人和名言
  • 我要騙人
  • 登錯的文章
  • 文藝與政治的歧途──十二月二十一日在上海暨南大學講
  • 老調子已經唱完──二月十九日在香港青年會講
  • 關於知識階級──十月二十五日在上海勞動大學講